7月底,位于广州市体育西路的金蝶软件广州分公司中,人事处显得愈发忙碌,又有几名员工被迫离职。离职员工张华(化名)谈到,“已经陆续裁了不少人,估计以后还要走100人,广州分公司将从原来的400人减到200人。”
同样,金蝶友商网北京分公司的员工日子也不好过,在集团的“内部优化”政策下,小孟(化名)等员工也陆续接到了离职通牒。
裁员潮带来的惶恐其实从去年9月份就已开始,不断有同事离职的消息传出,员工之间变得战战兢兢。近期,当金蝶财报显示首季亏损8981万元时,恐慌情绪再度升级,有金蝶内部员工透露,“第一季度金蝶实际亏损3亿元,财报已经尽量往好看的方向做了。”3亿元的亏损相对于约20亿元年收入的金蝶来说,其目前的处境令人堪忧。
7月20日,金蝶发布预亏警告,预期截至6月底中期业绩将由盈转亏,称这主要归因于持续恶化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支出造成不利影响,导致营运收入出现负增长。
实际上,不只金蝶一家,用友、金和、久其等管理软件企业都深陷亏损潮之中,这些一年前还高歌猛进的企业,忽然间黯然失色了。
管理软件行业哀鸿遍野
暴风雨的到来其实并非毫无预兆。
人才管理软件北森软件CEO纪伟国谈到,财报显示往往会有些滞后,在2011年接近年末时,行业内业绩面临很大的压力,与往年同期相比,业绩严重下滑,企业都通过各种方法把业绩“赶”上来,比如鼓励销售人员多签单、多做业务。
然而,加大销售力度依然未能阻挡行业颓势。
7月27日,用友软件发布2012年上半年度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17.3%;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10.4%.
虽然数据表面光鲜,但用友软件行业主营业收入为17亿元,比上年仅增长0.56%;而在上半年利润总额的1.9亿元中,营业利润7227千万元,其余的1.2亿元为上年增值税退税,这表明主要利润来自企业退税。另外,经营现金流为负5.45亿元,短期借贷则高达9.4亿元。
主营收入增长下降、企业主要收入来源于政府退税,在高负债率压力下,用友正面临着困境,而7月份用友执行总裁李友的离职则令外界充满猜测。
金和也难逃噩梦,其年中报告显示利润总额75万元,但营业利润为-360万元,依靠营业外收入(指国家增值税退税)的435万才扭亏为盈,而其经营活动现金流也为负。
作为ERP(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系统)软件代表企业的金蝶和用友,协同OA(办公自动化)软件代表企业金和软件都进入了亏损大军。由于经济形势影响,部分企业从购买ERP软件转向购买OA软件(OA相对便宜),所以,以泛微为代表的OA厂家受到的影响较小。
另外,报表管理软件久其软件公告称,预计2012年上半年亏损5000万至5500万元。事实上,久其软件盈利状况在一季度时已不乐观,其营业总收入只有153.14万元,同比下降48.47%.
公告中表明的原因是受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公司市场拓展进度慢于预期。
实际上,宏观经济的恶化确实给国内不少企业带来冲击。今年年初,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就表示,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当前形势可能更为严峻。中央企业“要通过提升管理找出风险点,止住出血点”。
证券市场对此亦有反响。国联证券发布的《2012年软件及服务行业月报》显示,受国内外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2012年软件业的业绩不达预期者众多,利润增长明显放缓,同比增长10.6%,低于去年同期的24.6%.
致远软件副总裁、协同研究院院长刘古权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恶化是管理软件行业面临亏损的主要原因,很多企业受经济形势的影响会停止对管理软件的投入,因为管理软件对于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说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为何管理软件行业却能逆势而上,受益颇多?
OA软件领军企业之一--九思软件,其CEO王海波认为,因为当时4万亿的救市政策出得很快,这些钱多数投给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所以这些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并未减退,因此管理软件行业渡过了2009至2011年的三年好时光。
久其软件就是如此,该公司与财政部、国资委等40多个部委、70多家央企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去年其在“电子政务”这一项的收入达1319.52万元,占总收入的54.69%.
而当2012年经济寒冬再度来袭时,国家财政支持和投入的力度弱于2008年,没有了政府资助的“外套”,管理软件企业在独自面对寒冬时,自身的问题就暴露出来。
刘古权表示,这次暴露出来的是,管理软件企业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前几年经济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企业内部管理有些乱没什么大的影响。“这就像一个身体不好的人在很好的环境觉得还不错,但当环境恶劣了就得马上住院。”
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用友、金蝶等企业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错误,导致企业盲目增员,这为企业在遭遇“外患”时埋下隐患。
盲目扩张埋下隐患
“当一个个药厂都纷纷去开医院时,你怎么看?”刘古权用此来形容管理软件企业疯狂地走多元化并购之路。
被业界称为“北用友,南金蝶”的两家企业在2008-2009年间进行了轮番并购,它们高歌猛进之势让业界惊叹。
数据显示,2008年,用友以1450万元并购上海天诺公司及上海坛网公司;8月,收购南京宏图天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10月,以3.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北京方正春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部股权。
用友并购的步伐继续加快,在2009-2010年中,用友并购20余家公司,耗资近4.5亿元。财报显示,2009年用友主营业务成本达到3.87亿元,同比增长84.95%.而当时用友董事长王文京相信,用友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扩张发展。2011年上半年,王文京将用友软件分拆成八大子公司,同时新设立了30多家分公司,还新成立了畅捷通软件有限公司、用友医疗软件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等。
这些并购带来的结果是,2011年上半年用友的经营费用比上年同期增长较快,但利润下滑过大。而今年上半年,用友的销售成本高达8亿元,占总成本的50%,这个比例高于同行的25%.
金蝶的扩张之路也同样“迅猛”.2010年,金蝶并购了深圳商祺、嘉码、南京同盟、广州齐胜四家企业。除了行业软件产品和区域公司外,金蝶还向以东南亚地区为主的海外市场扩张。金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当时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是投资者心态”。
然而,扩张并没有为他们带来预期的利润。以2010年金蝶收购深圳嘉码为例,这个金蝶斥资2000万元人民币收购的企业并无助于金蝶应对之后的房地产市场泡沫萎缩带来的营收下滑。
金蝶员工张华对《IT时代周刊》说,金蝶前两年并购的有服装、餐饮等行业的应用型软件企业,这些大都是二流、三流的软件公司,没有竞争力。一名负责分公司服装行业软件的销售员工则向记者透露,这些软件很烂,客户投诉很多,并不好卖。
伴随着并购,金蝶的员工数也疯涨。徐少春曾向媒体公开表示,金蝶软件在2010年一年内增员4000多人,到2011年3月,员工总数达到9534人。
人员扩张带来的是人力成本的加剧上涨。据媒体披露,2011年金蝶花费600万元年薪请入原IBM高管冯国华任总裁,另外花费300万元请顾小蓉负责人力资源,共“买进”IBM顾问十余人,每人年薪均在100-300万之间。2011年公司的雇员福利开支高达14.4亿元,较上年8.65亿元上升66.47%.
张华对此非常不解,“老板想把桌子弄大请很多的人来吃饭,但实际上吃饭的人多了,菜还是那几个。”他谈到,盈利能力并没有相应提高,加上后期各高管间明争暗斗和人浮于事,直接造成了金蝶后来的亏损和裁员。所以目前估计金蝶集团要全面裁员,总体很可能裁到当初的4000人左右。
友商网北京分公司员工则透露,友商网已从最多时候的400多人减到目前的100多人,目前金蝶的KIS业务只完成20%的销售任务,而一般到年中会完成40%的任务。
一名管理软件行业专家分析称,金蝶扩张后产品线增多,从HR、ERP到企业微博等;而销售方式从直销、卖给代理商、SAAS租用等都有涉及,这对于企业的管理能力要求极高,但一家公司很难做到这些。
管理软件企业的管理出了问题,这确实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经过两年的盲目扩张并购,管理软件企业已经在技术多元化、产品多元化的战略选择中迷路并丧失核心竞争力,加之扩张带来高额的行政人才成本,这些企业已得不偿失。
转型云计算面临困境
其实,不仅是宏观经济的影响和企业自身管理问题,从产业环境上来看,传统管理软件正面临着向SAAS模式(软件运营服务模式)和云计算转型的关口,能否成功转型将对管理软件企业的未来有着很大影响。
多名国内管理软件行业高管对记者表示,国内软件厂商亏损的根本原因在于商业模式,传统管理软件的商业模式是厂商给客户安装软件,需要给客户进行繁琐的二次开发和实施。但服务过程需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比如卖软件的收入是100万,而服务的成本很可能也达100万,很难产生利润。
而外国管理软件厂商的商业模式是,只销售软件,不做后期服务,将这些人工成本较高、收益较少的“包袱”扔掉或外包给中国企业。这样,国外厂商获得了高额的利润,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内厂商只能分食一小羹。
另一方面,跟中国ERP的低端市场定位有关。九思软件CEO王海波认为,SAP、甲骨文等企业的定位在大型、高端企业用户,虽然受信息化环境影响比较大,但是它们对于运营、产品升级的信息持续投入比较高。而用友、金蝶等国内厂商的客户群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受宏观经济影响更大一些。
伴随着近年来人力成本的上涨和金融危机袭来,国内管理软件厂商深陷亏损泥潭,但国外管理软件企业依然稳定增长。
为此,在前两年中,传统管理软件纷纷由普通安装软件向互联网软件模式转型,即转型SAAS模式。SAAS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软件应用模式,它提供标准化的产品,以租赁的方式进行收费。
采用SAAS模式的北森软件,其CEO纪国伟表示,北森目前已有600多人的团队,VC对于其估值较高。他们认为,SAAS模式成为历史必然。
而用友的用友伟库网和金蝶的友商网也采用SAAS模式,但是经过几年的尝试并未成功。由于产品形态、企业交付模式不同,转型过程很艰难。其实,就连软件巨头甲骨文和SAP的转型也没有成功--它们采取的是并购的方式来解决企业的转型升级问题。SAP去年以3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云端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供应商 SuccessFactors.
经历了去年向服务转型时遭遇的阵痛,徐少春开始反思,“我们认为,向云管理转型是金蝶的一个方向,利用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技术、云技术,帮助我们客户进行云管理转型。”
同样,今年5月,用友宣布基于新型的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模式进行业务转型,即未来三年在云平台、基础软件及下一代企业与政府应用领域发力。
SAAS模式市场遇冷,转型云计算能否开启新篇章?
刘古权认为,SAAS模式和云计算关联很大,云计算是一种技术部署方式,而SAAS是一种交付方式,只有云计算普及了,SAAS才容易实现。
刘古权认为转型的风险在于,很多企业忽略了一个细节--我国的财税政策。过去销售软件的税率是17%,但软件企业获得“双高”的退税,实际只有3%的税率,但云运营的税率是5.5%,再加教育费是6%,税率比原来高了一倍。因为买服务(按年付费)比买软件(一次性付费)价格低,管理软件企业转型后收入会急剧下降,而税收上升一倍,一些企业一转型有可能就完蛋。
另外,对管理软件的用户来说,购买软件产品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显示为“资产”,但购买云服务则显示为“支出费用”,在报表上会递减企业的利润,所以客户更愿意去买软件(资产)而不去买服务,这是管理软件转型面临的困境。
盲目地扩展让中国的管理软件企业吃尽了苦头,而面对未来的转型,除了自己管理及产品跟不上国外,更大的风险来自于政策,对于长期依靠退税“盈利”的管理软件企业来说,未来的路又在何方?
评论加载中...
|
Copyright@ 2011-2017 版权所有:大连仟亿科技有限公司 辽ICP备11013762-1号 google网站地图 百度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公司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692号辰熙星海国际2215 客服电话:0411-39943997 QQ:2088827823 42286563
法律声明:未经许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转载本站内容等行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隐私权政策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