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软件外包企业文思信息和海辉软件于北京时间8月10日宣布合并,但资本市场给这一合并泼了冷水,双方股价一齐下跌。
有评论认为,在国际经济环境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软件商相互合作抱团取暖的现象并不少见,文思海辉这次的合作是为了扩大规模,以便在同国际软件外包企业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议价能力。不过获得的新新消息显示,美国资本市场对二者合并并不看好。个种原因,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或可觑出些许端倪。
“文思海辉的合并是不是想做一个全产业链,这个还不太清楚。以此是不是能一口气占领一个国外更大的市场份额,能不能起到外包大鳄的作用,现在还不大好说。这个并不是简单地1+1大于2,不是通过合并就能马上实现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科院企业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本富在接受IT商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人员合并问题重重
“从目前看,它们相互之间还是很配合的,关键是高层管理团队能相互理解和精诚合作。”对于文思海辉合并后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接受IT商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文思海辉二季度业务对比
“对于软件市场来说,人比市场重要。”相比公司合并市场融合遇到的其他困境,吕本富认为,文思海辉此次合并,在人员的融合方面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文思海辉合并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合并减员增效,人力成本上升带来的问题。并购看似简单,深度整合才是成败的关键。
“文思遭遇的业务与管理瓶颈并不容易突破”,鼎韬外包服务有限公司CEO齐海涛认为。万人规模是软件外包行业的一大坎。海辉文思合并将会拥有23000的员工。规模浩大。但是如何进行重组精简融合将是两家公司合并后首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国内软件工程师的成本逐渐升高,中国以人头、规模为主的外包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同时,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导致外包业务变成了一个十分低利润的行业。有分析人士指出,软件外包行业的并购整合,会造成人才流失的较大风险。
双方在不少业务线、各个区域都有岗位、职位的重复布局,合并完成之后,这些岗位都会精简。这意味着,双方的员工都需竞争上岗。“现在,两家公司的员工都在静观其变,不少中高层都在犹豫要不要跳槽。”一位行业人士表示,目前,其他外包企业在盯着这两家公司的中高层,准备挖人。
由于受到全球市场整体低迷的压力,许多的国内外大型软件商纷纷被爆出裁员的消息。这一切对于刚刚合并的文思海辉而言,也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资源整合带来很多人员的重复,另一方面,鉴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原来越强烈。这一切的背后,还要承受高端人才争夺里的高薪酬对企业发展利润带来的巨大冲击。
市场整合难消博弈
除了要面对合并减员增效,人力成本上升的问题,合并后的海辉文思双方自身也存在着博弈,并且还要面对客户经营情况不佳,市场整合的问题。
根据合约,文思与海辉采取1:1的方式入股。但是合并的两家公司也存在着各种方面的博弈。虽然看起来,股本较多的文思在合并后更有优势,但是近几年文思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一直在走下坡路。而海辉的发展状况确实比较良好。
虽然双方在合并上面有统一的目标,但是合作之初彼此之间难以避免存在着竞争与博弈。海辉与文思原来各自的客户不同,这些客户本就因为互相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而选择自己的合作方。合并后,从客户的立足点看,需要考虑商业机密保护、竞争战略等需求,这些客户对新合并公司的合作价值评估将受影响。
例如,此次合并背后就有一个重要的事实,文思与海辉合并之后,此前文思与华为意欲成立合资公司的意向谈判可能就此搁浅。据文思相关人士介绍,合并之前,华为在文思整体营收中的比例约占30%,合并后,华为在新公司营收中的比例是13%。“这次合并也让文思摆脱了华为这个大客户的掣肘。”齐海涛说道。
合并在某些程度上带来好处,摆脱了原本处于的弱势地位。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华为一方,如果在谈判方面不占优势,受到很多来自合作方的牵制,那么华为还会选择继续与文思合作么?议价能力提升的背后是合作商的间接流失。
文思海辉合并
文思海辉的合并所承受的资本市场的冷淡,仅仅是一个表象。他们所要面对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投资商对合并带来的发展信心。有调查显示,广大中小股东均不看好两家的合作,认为短期内两家企业由于内耗等多项原因,其整合效应将难以体现。
两家企业的业务结构和份额基本一样,相似的客户,相当的体量,相似的净利率和买利率,有可能导致销售能力、研发实力等没有太大的突破,而员工、品牌、市场等方面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另外企业合并后,需要面临的问题远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品牌影响力需要协同,业务结构需要组织,市场需要整合,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增加管理和经营成本,并购双方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互补,甚至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对企业品牌带来重创。
“在软件外包行业,毛利润率40%以上的业务才算是比较好的业务,而现在毛利润在40%以上的客户越来越少。”一位软件外包公司的高管表示,近年软件外包越做越“鸡肋”,不少单子的毛利率已经达到30%的“不赚钱”边缘。
齐海涛认为,“软件外包就像中国的制造业,一直处于供应链的末端,没有核心竞争力。即便两家公司合并,也不一定能提高对客户的要价。”
海辉文思的合并使得他们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也造成其运营压力的上升,对成本也将变得非常敏感。因此无论从短期运营还是长期发展的角度继续走低成本的规模化发展之路显然是行不通的,而顶住合并带来的组合压力,推动新公司业务和市场向产业高端转型升级,也必将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与印软巨头相去甚远
文思海辉的合并,在中国的软件外包中算得上大手笔,而且它的规模超越东软,成为中国软件外包行业里的龙头老大。但是这一切与印度领先的外包行业相比,却远不在一个等级上。东软集团总裁刘积仁就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我觉得我们和印度软件外包企业的差距,是我们和他们在起步时间、市场开拓能力方面的距离。”
在软件板块中,有45%的公司从去年第三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均是下降状态。讲到这里,我们不妨看一下印度软件外包同行们的实力。印度软件巨头,不仅发展迅速,而且还对中国市场觊觎已久。良好高端的服务,全球化的规模,这一切将会对文思海辉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Infosys为例,截至今年6月,Infosys已在全球23个国家设有52个全球开发中心,拥有9万多名员工,他们分别来自72个国家。其年销售额超过40亿美元,光Infosys一家的软件及服务收入就超过整个中国所有软件外包企业的总和。如今他们市值不但早已超越我们,每年还保持60%速度成长,净利更高达七成,获利惊人。
对于中国外包产业与印度的差距,卢哲群坦言,拿数字来讲,今天印度整个做外包的公司加起来有880亿美金,中国差不多到50亿美元。印度的软件外包行业发展30年了,海辉软件很早进入也只有10多年。所以在短期内,中国公司要追赶印度公司很难,虽然外包产业前景是很好,但是跟印度公司比还是有一些距离。
“吃惯了人头费的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并没有向印度竞争对手那样培养出强悍的行业解决方案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技术研发能力。依靠收购这种大帆船捆绑小铁船的方式,仍然无法形成真正的战斗力。”冀勇庆对于中国与印度的软件外包模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文思海辉合并后需要很多的创新,而不能只是依靠人员数量增加的人头优势来发展,要非常注重技术和科研,促进整体解决法案的发展。”知名互联网专家刘兴亮在接受IT商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由此看来,简单的合并显然无法帮助文思海辉实现同Infosys等企业的长期抗衡与竞争, 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决胜未来十年的关键。
关于文思海辉合并之后与印度软件外包巨头的比较,吕本富告诉IT商业新闻网记者,“这个谈不上,因为中国软件外包行业根本赶不上印度。差的太远。中国软件要超印度这是瞎扯。门儿都没有,有十个海辉这样的还差不多。优势需要人员的整合以后才会显现出来。很少有短期就能显现出来的。规模上也远远达不到他们的量。”
对于外包软件市场印度方面带来的压力,倪光南认为,在规模上印度同行还是大得多,它们又在市场上先入为主,所以如果不改变游戏规则,是不容易与它们竞争的。中国企业应当发挥在中国市场上的优势,争取成为中国市场上外包的主要承接者。
评论加载中...
|
Copyright@ 2011-2017 版权所有:大连仟亿科技有限公司 辽ICP备11013762-1号 google网站地图 百度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公司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692号辰熙星海国际2215 客服电话:0411-39943997 QQ:2088827823 42286563
法律声明:未经许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转载本站内容等行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隐私权政策声明